揚州烹飪教育
揚州烹飪教育歷史悠久,經歷了家傳式、師徒式和學校式三個漸進式的發展階段。古代烹飪經驗的傳播流行,靠親族家人口傳身授。學校式的烹飪教育是近代才有的一種模式。揚州建立了多層次、多樣化的美食創意教育培訓體系。七所高校和職業學校開設烹飪類專業,每年培養海內外美食創意從業人員1000多名。2014年起,烹飪課程成為市區八所中小學勞動實踐課程,提高了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揚州烹飪院校中,本科、大專四所——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揚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技校、中專四所——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揚州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揚州英才烹飪學校。據不完全統計,揚州每年輸送大專以上烹飪學員300人,中專技校學員1000人,向省內外源源不斷地輸送烹飪教育與烹飪工藝人才。二十世紀70年代初開始,共培養本科、大專生3000余名,中專、中技生(職技生)萬名。
揚州高等烹飪教育國內領先。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1983年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招收烹飪專業大學生,1994年該校招收烹飪與營養本科專業,2001年開辦烹飪食品安全研究生教育,2018年該校在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烹飪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至此揚州大學烹飪人才培養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體系。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更名于2016年,烹飪工藝與營養、旅游服務與管理是該校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十三個高職專業以及烹飪旅游類三十多個中職專業對外招生,為培養餐飲技能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揚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創辦于2013年,采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的培養模式。學院開設西餐工藝、餐飲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等專業,學院以酒店管理、餐飲管理專業為特色。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中專層次的餐飲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專業包括中高級烹調師、面點師、營養師、餐飲管理等。學校辦學歷史長,實施“學歷證書+技能證書”的培養模式,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在同類院校中享有盛譽。
1956年,揚州開始進行飲食企業的烹飪培訓。1958年,揚州建立揚州烹飪學校,開設廚師班。
2004年以來,揚州主要烹飪院校喬遷新址,或新建了教學樓,改善了辦學條件。
揚州大學旅游烹飪(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位于揚州市華揚西路。學院前身為江蘇商業??茖W校。江蘇省商業學校1955年遷揚州,改名為江蘇省揚州商業學校。1956年更名為江蘇省商業學校。1973年復校,1974年設烹飪班。1975年,該校設烹飪專業,招收工農兵學員。并接受商業部委托,舉辦全國廚師培訓班。1982年2月.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江蘇省商業??茖W校自南京遷來揚州,與揚州的江蘇商業學校合并,組建成新的江蘇商業??茖W校。1983年舉辦建國以來的全國首個烹飪高等教育專業——中國烹飪系烹飪專業,當年面向全國招生40人。聶風喬、陶文臺、邱龐同是烹飪系的著名教授,并選聘兼職教授、講師多名。1984年后,舉辦成人教育的多種培訓班,其中包括高級實習指導教師培訓班和函授班。該系接待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朝鮮、德國等國家的同行來訪并進行交流,接受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的研修生和廚師來校學習、培訓。
1992年5月19日,經國家教委批準,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商業??茖W校等六所在揚州高校聯合組建揚州大學。1994年設立烹飪與營養本科專業。1998年8月,揚州大學組建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2002年8月,揚州大學將江蘇農學院食品科學系整建制劃歸旅游烹飪學院,并建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旅游烹飪學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進行統一管理。本科教育設有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設有烹飪工藝、烹飪教育、營養工程三個方向,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旅游管理專業。成人繼續教育設有烹飪與營養教育等本科和??茖I,其中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為江蘇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專業。旅游烹飪學院率先開設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課程。
學院辦學條件優良,擁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教學及實驗設備,并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
學院重視對外合作和交流,先后與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面向國外招收本科留學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及短期研修生。師生先后赴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及全國各地舉辦美食節,受到國內外食品、餐飲同行的贊譽。學院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食品科學與工程、旅游管理、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3個碩士點等。
學院擁有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結構比較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F有教職工145人,其中專任教師117人。有教授(研究員)18人、副教授47人;博、碩士生導師7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學院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有國家級烹飪大師15人,教師中有多人在國內外烹飪大賽中獲獎。
學院設有江蘇省烹飪研究所、全國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等。編輯出版學報《中國烹飪研究》。(后更名為《揚州大學烹飪學報》《美食研究》),面向國內外發行。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 創辦于1959年,以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為基礎組建。學院以服務師生發展為宗旨,是優秀傳統工藝與現代化、信息化有機融合、特色鮮明的旅游類高校。
學院坐落于揚州市經濟開發區九龍湖畔、鳳棲湖旁,占地面積850畝,規劃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不含地下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學院以國家5A級景區的標準規劃設計和建設。
學院現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專任教師315人, 74.3%的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副高級以上職稱87人,“雙師型”教師174人,100多名教師是國家級、省級大師、名師。
1958年,建立揚州烹飪學校,開設廚師班,由14名廚師任教,招收學員44人。這批學員大部份成為淮揚菜的中堅力量。這是揚州市技工學校的前身。
1965年9月,經省商業廳和揚州市人民委員會批準,建立揚州市商業技工學校,當年招收初中畢業生100人。烹飪專業與市技工學校聯辦,由市商校提供教舍,負責烹飪專業教學,提供實習基地,編寫烹飪教材。技校招生兩個班,70人。
文革期間,揚州商業技工學校停辦。1978年恢復商技校,以烹飪專業為主要學科。1979年3月,文革后第一批87名高中畢業男生入校學習烹飪。入學時,學生分兩個班在揚州武城巷一座舊式鹽商四合院老宅內輪流上課。每班每兩周輪換上課、實習。
1980年夏,學校遷至西門街五七燈泡廠內辦學。1980年底,這批學生畢業。1981年,市商業局、供銷社將西門牲畜市場遷出,原址新建商業技工學校。1981年3月至1983年3月,為中央直屬機關代培養北京籍40名廚師。他們畢業后,均分配至中直機關下屬后勤接待單位,一些人成為中國廚界精英。
商技校除招收初高中畢業生外,還受省飲服公司委托,培養在職二級以上廚師,為晉升一級和特級廚師創造條件。幾年中培訓在職廚師達2182人,其中培養一級和特級廚師266名。
2005年,學校更名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在揚子津科教園新建校區,占地350畝,建筑面積22.3萬平米。
目前,學校有烹飪、旅游等6大類近20個專業。其中,烹飪工藝與營養、旅游服務與管理等為省級品牌專業。
建校至今,學校共培養了2萬余名以烹調師、服務師為主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和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2019年,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獲得325枚獎牌(42金85銀198銅);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獲得36枚獎牌(25金7銀4銅)。學校多次榮獲 “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先進學?!?。出版了《揚州三把刀技藝系列教材》《金陽光》叢書等上百本校本教材。每年有300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表。
學校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意大利帕羅·迪亞哥諾學校、韓國紀全大學聯合辦學,開設烹飪、旅游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來,學校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揚州三把刀”技能培訓基地、“江蘇省烹飪技術培訓中心”“國內貿易部全國淮揚菜培訓中心”等。
揚州生活科技學校
省屬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1985年,原隸屬煤炭工業部,現隸屬江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江蘇煤礦安全監察局)。2010年,學校通過了省教育廳三星級中等職業學校評估,2011年建成省級課改實驗學校。2014年4月升級為“江蘇生活高級技工學?!?。校內設江蘇省瓊花國家(高級)職業技能鑒定所。學校開設中餐烹飪、烘焙、酒店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管理等20多個專業,形成了以烹飪、機電技術應用等專業為品牌,多專業并舉的專業學科體系。其中烹飪與餐飲管理、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省級示范專業,中餐烹飪為省級品牌專業。學校先后被授予“中國最具特色職業學校、全國煤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課改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揚州“三把刀”服務創新試點培訓基地、江蘇德藝雙馨名校等稱號。
學校追求科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先進、科學、與時俱進的理論,指導學校辦學實踐。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質量為根本”的辦學理念,遵循“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钡陌l展思路,實現“學生成才、教師成功、社會滿意”的教育理想,提出了“把學校辦成江蘇一流、國內外有影響的,現代化、有特色、高質量的職業學?!钡霓k學目標。在30多年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的“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學校精神,是學??沙掷m發展的力量源泉。
在校園文化不斷豐盈的同時,學校精心打造“平安校園、精致校園、數字校園”,彰顯精品意識。先后投入1.5億元,興建教學大樓4.7萬多平方米,實訓場所總面積4748平方米。
揚州生活科技學校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辦學,質量樹?!钡睦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努力形成具有學校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學校精神。
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 學校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德育先進單位、全國首批“數字化校園建設實驗學校”。
學校開設升學、藝術、旅游、烹飪、商貿、信息等6大類20多個專業,有5個省品牌、特色專業,2個省高水平示范實訓基地。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省領軍人才4名,省特級教師1名,市特級教師2名,省名師工作室和工作室培育對象各1個,82.8 %教師達到“雙師型”教師。
學校有三年制中專、3+3中專與高職銜接等多種辦學層次。在新的中高銜接體系中,先后與南京旅游職業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聯辦3+3中高職銜接中餐烹飪、旅游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專業。
學校與近100家企業建立緊密的校企合作。學校秉承“進揚旅商都是才,出揚旅商必有用”的育人理念,倡導“潛能教育”,形成了以“文化潛能養德,行為潛能鑄德,勞動潛能礪德,活動潛能育德”為內容的“潛能教育”特色體系。師生參加省市技能大賽、國家技能大賽掠金奪銀,成為揚州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獎牌大戶。截止2017年1月,師生共獲省級技能大賽獎牌80枚,其中金牌23枚,銀牌26枚;國家級技能大賽獎牌20枚,其中金牌11枚,銀牌5枚,銅牌4枚。近幾年學生成人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以上;對口單招大專升學率保持在100%,2014、2015、2016連續三年對口單招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及上線率揚州市第一,成功實現“三連冠”。
學校就業市場需求旺盛,實訓就業基地遍布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國內各大城市,畢業生供不應求。近10年,成功向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國家發改委、國家環保局、北京工商銀行會議中心、東方航空公司、寧啟鐵路、上海攜程旅游網、中國移動揚州分公司、揚州各大四星級以上酒店、揚州各大旅游景點、旅游公司等高層機構或優秀企業輸送優秀畢業生近5000名,近1000名學生赴日本、意大利、新加坡、韓國等國研修、升學及勞務輸出。